王俊X青年志|三问生态设计理念
发布于:2020-06-04 17:23  浏览:


对话嘉宾:

 
青年志(China Youthology):一个研究团队,以社会学和人类学为根基,专注于中国青年群体和青年文化的研究。
 
王俊:设计师,曾在新加坡CICADA、香港S&D任职,现为王和祁(北京)景观建筑设计公司(简称WAQI)联合创始人及首席设计师。

 

 

 

 
 
| 引言

 

 

Sourced by nature, amplified by science(取之自然,科学赋能)。青年志与王俊围绕这个主题,探讨了自然、科学、生态设计理念三者关系的看法,讨论了生态设计更日常的应用。

 

以下是青年志三问王俊关于生态设计理念的问答内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青年志:现下无论是城市规划或者是建筑界,都在讲亲自然性,您的设计中也非常在意建筑本身跟它所在的环境的一种共存关系。那么您的建筑怎么在自然生态的环境下去构建呢?

 

王俊:古代和现代的自然概念是不一样的,中国传统叫做道法自然,我比较同意这种道法自然的自然——自然而然,它形容所有原生的,真实的东西。在设计上,就应该要做对的事情。商业运行都是要让利润最大化的,而如何保证设计、商业利润、建筑未来发展都处于一个最大化的状态,就是我所希望平衡的。建筑与环境共存的关系,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。

 

世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,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,都是相连的,它不是孤立存在的。就像一个超级庞大的网,整个世界的所有生态系统都跟它相连。我们生活的房子,事实上就是一个放大相连的板块,它也需要对外的一个沟通。建筑跟场地就像细胞分裂生长的状态,他们在彼此的细胞中要互相的去渗透和融合,互相吸收成长,最后形成一个动态发展。

 

▲渗透的设计想法

 

共荣互生,就是说建筑与自然很好交流的状态,是一个共荣共生的状态。比如说地下停车场,你会发现无论如何通风都不如自然通风好,所以最好的设计是摒弃一些东西,能够简化为直接利用的东西。

 

我曾在新加坡工作过,发现新加坡很多建筑的设计包括健身房,各方面的采光、透气并不是封闭式的,是属于开放式的那种状态,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。它的开放是属于一种自然的流通,自然的状态下就能够更好的去化解各种问题。

 

 

▲WAQI设计案例——自然流通的地下停车场设计(点击可查看案例)

 

 

 

 

 

青年志:有一些自然是纯自然的,有些自然它经过干预,无论是引入灯光、污水处理,还是引入一个生态系统,其目的是让“自然”能够更自然,而不是变得离自然更远。在您的生态设计里,您能想到这样的一些例子?

 

王俊:什么叫做生态系统?简单点,就是要有物质循环和食物链。但是它离自然的生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因为真的生态是不需要人为干预。

 

当我们跟自然界和各方面交流的时候,它必然会产生物质、生物交流等各种交流,当它不产生交流的时候,它就会产生压力,产生隔膜,这隔膜一定会破。就好像堰塞湖一样,当到达它的临界点,承受不了就会崩溃,平衡并不是因为干预就能够决定的。

 

所以说自然它不需要我们做什么,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做“没有设计”。没有设计,其实无非就是说,任何东西其实并不是说我们要设计什么,我们要做的是在引导恢复自然的一个关系。

 

▲WAQI谈设计——场地不能脱离环境独立存在(点击可查看案例)

 

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”这是道德经说的,就是说我们的欲望其实建立了跟自然相反的规矩,自然它就是找寻平衡。实际上真正的设计,应该不叫设计了,真正的设计是建筑如何与整个的世界、自然能量相融合贴近。

 

▲WAQI设计案例——引导河流恢复自然(点击可查看案例)

 

 

 

 

 

青年志:以现代科技为基础,用自然的方式去连通。您觉得在这种生态设计的过程中,科技在其中的一个角色和作用是什么样子?设计里怎么利用科技让设计还原于自然?

 

王俊:科技是一个催化剂。任何东西都是以人为本的,说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利于自己的便利,抛开了以人为本的东西的科技,那都是没有意义,所以说科技是个催化剂,是有来有往的。

 

科技是一个能够解决传统互动的东西,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。比如现在的AI系统、智能系统,比如说自动控温等等,这是一个很好的协调作用。森林里每一棵树之间是有距离的,举个例子,每个叶子其实是一个小社会,然后形成一个支撑大的社会。我想,在未来它的建筑形态会变的,它会更多的融入到自然。

 

▲WAQI设计案例——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结构设计(点击可查看案例)

 

太阳能算是科技了,太阳能建筑包括太阳能引导的一些自动浇灌系统。比如说生态小屋。这种房全是绿色植物,太阳能就直接进行储能形成的水泵,直接循环到各处进行自动交换。还有降温降湿,洗澡的水能够储蓄起来,进行二次浇灌利用。

 

比如说尼泊尔抗震建筑,从案例上来看,其实是一个就地取材而生成了一个循环系统的建筑。现在大部分的建筑就跟现在农村的砖结构建筑一样,那么我们的设计概念就希望除了抗震以外的经济实惠,还要能够让建筑快速实施。除此之外,还必须要有自己的传统——前面是店面,它是围合的一个结构,也摄入了循环系统。

 

▲WAQI设计案例——尼泊尔抗震建筑设计的水循环系统(点击可查看案例)

 

其实这些科技的手段加入进来以后,我们在生态设计里的去让它去实现循环,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,不管是任何的手段,都不能够脱离跟周边的一个关系,这才是关键。脱离了周边环境,就脱离了故事背景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小编有话说:
 

项目设计的开始是要熟悉场地各个特性,了解甲方的各种需求。整个过程最关键在于调研和深入了解,你必须完全了解影响制约场地的各个因子,才能如实处理好实际关系和需求,才能做出对场地最正确的决定。

 

就像我们设计师所说的“脱离了故事背景”的设计,总是突兀的,只是单纯的没有生命的建筑了。

 
 
 
 
 
文字整理:WAQI
图源:WAQI原创

 



若您对本文感兴趣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WAQI设计, 查阅更多项目相关信息。
更多精彩,与您共享

浏览地址: